胃功能四项测在临床上具体有哪些应用呢?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312万例,胃癌发病例数50.6万;我国每年因癌症死亡270万例,胃癌死亡例数36.2万,即每1-2分钟就有一名中国人死于胃癌!其中90%以上的胃癌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就已是中晚期胃癌,此时的生存率小于20%!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是胃癌的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。早期胃癌筛检则是实现胃癌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,只要引起足够重视,完全有足够的时间预防胃癌的发生。所以,定期做胃功能四项很有必要!胃功能四项测在临床上具体有哪些应用呢?
胃癌和胃常见疾病的筛查:
1、幽门螺杆菌(Hp)感染筛查,据研究显示, 35%以上的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。
2、消化性溃疡的筛查,个人胃黏膜功能的动态监测,胃蛋白酶原(PG)的分泌水平可以显示为黏膜的状态和功能,当胃粘膜发生病变时,血清中PG的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。
胃部相关疾病辅助诊断:
萎缩性胃炎的诊断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普遍认为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,Hp检测结合PG分泌水平,不仅可以诊断是否有萎缩性胃炎,而且还能判断是否由幽门螺旋杆菌感引起的。
胃癌切除术后复发判定:
胃癌切除术后PG分泌水平会趋于以稳定值,当胃癌复发时,PG分泌水平会出现异常波动。
温馨提示:胃功能四项检查主要是包括胃蛋白酶原I、胃蛋白酶原II、胃蛋白酶原I/胃蛋白酶原II比值以及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。目前已经作为胃癌的首选筛查方法,对于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胃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。与钡餐和胃镜检查相比,该种检查方式具有价格低廉、无创的特点,特异性也比较高,但是不能够代替胃镜组织活检,目前诊断胃癌病理才是唯一的金标准。